2007年3月16日星期五

求职心得——关于求职准备的感想(zz)

求 职过程也犹如大浪淘沙,于芸芸之中被淘中是幸运也是努力的回报。尘埃落定,回望几个月的求职经历也颇有感慨。我相信厚积薄发,相信凡事预则立,因此此篇中 主要写点求职的前期准备过程的几个阶段及个人感想,希望自己的经验能给学弟学妹们一点帮助,失败之处也能有一点借鉴意义,以便及早规避。

走近职场的路漫长但不遥远。于我而言,我在这条路上逐渐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也开始懂得推销自己,并日臻成熟。前年此时,我带着些许的迷 茫甚至怯意问自己的路在哪里。去年此时,我带着景仰与好奇的心情请教学长们通往成功之路的经验。而今年此时,开始有学弟学妹向我“讨教”经验。相信很多人 也跟我相似,因此,不用因此时的迷茫而慌乱。在对未来的模糊与懵懂间摸索,到渐渐明晰自己追求的价值,找准自己的定位,需要努力,需要时间。

首先是求职目标和规划。这是个极简单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我认为信息闭塞或不对称是其中一个原因… 浙大浓厚的学术范围给了我极好的学习与研究条件,却也因而在很长时间里让我把自己定位于作学术研究。而在接触了许多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的朋友之后,我开始 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并在不停的思考与尝试中拿起了一些东西,也放弃了一些。例如,我曾经很憧憬MSRA,但与其渐行渐远的过程正反应了自我定位的过程。回 想起来,对它的憧憬更多的是源于盲目从流,却未曾深思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因为它是个研究殿堂,因为它曾高高在上… 定位的过程需要不停地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想要什么,而自己又到底擅长什么(比如:喜欢做IT吗?喜欢做技术吗?自己的创新力强吗?领导能力与沟通能 力强吗,etc)。同时也需要尽量创造条件让自己去体验不同性质的工作来寻求答案。我自己就是争取到IBM CRL和CDL的实习机会并亲身体验之后才最终为自己到底喜欢做研究还是开发给出比较明确的答案。

所谓厚积薄发,求职前的积累是值得自豪的资本。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比较心仪的公司或行业,可以提前了解它们的文化、工作方式等, 判断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同时也可以总结公司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做相应的准备。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这些都并非难事吧。去年此时,我也是先了解了各大公司的情 况,通过网络或师兄师姐们的介绍,大致确认了努力的方向。当然,努力与准备的过程贵在坚持,而这一点是最难做到的,大概人生来就是有惰性的吧。曾经有段时 间我的效率极低,比如一本简单的专业书,复习了数月却还没翻完… 这时我的经验是找个动力十足的目标,或者找个与自己目标相近的同学相互督促提醒,效果不错? 同时,努力做好项目也是个十分重要的积累,无论是学校实验室的,还是公司实习的。因为在引导项目的同时,能锻炼自己的许多能力,比如研究开发能力、领导沟 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不仅会在求职面试中发挥重大作用,更重要的是这将是自己一辈子的财富。因此,我的感觉是,努力做好当前能做好的事,努力与积累总 会在适当的时候予以回报的。

求职准备的冲刺阶段对大部分人来说在暑假就开始了。这时,是时候在一些“外在”的方面包装一下自己了。比如,简历的准备。打造一份能基本 上保证过关的简历,此时该琢磨琢磨了。我的简历通过率挺高,个人经验是投技术类的简历不需要很花哨,但要言之有物,在项目经历、成绩与奖学金、实习经历三 者中有一方面特别突出者通过的几率都很高。写完初稿后,请经验丰富者指点修改简历是个提高简历质量的好办法。再比如求职经验的热身。许多名企都会在暑期将 至时进行实习生校园招聘,考察过程与正式招聘比较类似,因而这是个与公司招聘直接接触的最好机会,不仅可以了解考察形式内容,锻炼笔、面试能力,最重要的 是发现自己的弱点,在接下去几个月时间做最后 “补救”。再比如,总结自己的经历。比如项目的描述、创新点、困难与解决方案、自己的贡献等(技术面常见的问题);最困难/成功/难忘的一件事等(见 Open Question常问的37个问题)。再比如,英语口语。这一点就两个字:多说。

十月金秋,今年it专业的求职热潮以google的宣讲笔试作为开端。而后,各色公司接踵而至,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这时候,保持信 息的互享、持之以恒的态度、以及平和的心态越来越重要。信息的互享会带来很多机会。记得今年求职大潮一开始,突然发现优秀的公司多得远超出自己的认知,比 如autodesk, EMC等,甚至最后签约的Morgan Stanley IT也是第一次来浙大招人,一位同学偶尔提到时我才去参加宣讲会并投简历。相互交流可以对不熟悉的公司有更多的认知,同时,笔经、面经的交流更是十分宝贵 的信息来源,哪怕是不经意的信息也会带来机会。至于心态,我们不是圣人,浮躁与焦虑在所难免,重要的是要尽量不时地调整自己,不要被这种心态长时间左右。 与同学共享信息,相互督促,相互勉励,都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篇幅有限,不在此谈每个公司的具体招聘流程与考察要点了。但我想有了充分的准备,基本就能应付自如。在双向选择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选择合适自己的公司。在面试中just be yourself, 给自己一点自信,给面试官一个微笑。哪怕失败时也要记得给自己一个微笑,选择多一份坚强,相信长风破浪必有时。

最后,祝学弟学妹们都能进入自己的dreaming company!